评论

不能用丑陋的心理揣摩设计师

字号+作者:田晓草 来源:陶城报 2014-12-23 09:57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提前三天到昆明,除了几位对话嘉宾之外,还拜访了其他年轻的设计师及与设计师打交道较多的经销商。都是年轻人,聊天比较直接,每次我都会问到返点问题。

 

  本周二(12月16日),《陶城报》在昆明做了场设计师活动,对话环节由我主持。

  提前三天到昆明,除了几位对话嘉宾之外,还拜访了其他年轻的设计师及与设计师打交道较多的经销商。都是年轻人,聊天比较直接,每次我都会问到返点问题。拜访的大部分设计师都表达了同一个观点:其实他们也不愿意拿返点,宁愿跟材料商有更良性的合作,把更多利益让给业主,这样他们接项目也会比较安心。

  这是设计师的说法,有人可能会怀疑其真实性。但在走访中,有位经销商提出:现在太多材料商,因为自己能力不足,就以丑陋的心理揣摩设计师,总以为设计师就是看谁家返点高,就给谁家推材料,把灰色地带做得越来越阴暗。这不仅宠坏了一批不务正业的设计师,也导致有些品牌做设计师渠道,越做越辛苦,从而想摆脱这一渠道。

  其实,材料商跟设计师合作,可以更简单,也可以更多元。

  这位经销商在昆明乃至整个云南都有自己的设计师朋友圈,除了符合设计师需求的材料之外,他还可以给设计师提建议,让他们把材料用得更到位。他认为,要跟设计师合作,就要真正懂得设计师,了解他们的需求。作为材料商,在材料应用方面,要给出设计师好的建议。说白了,就是要真正能跟设计师对得上话,而不是纯靠利益拉近关系。

  在他的店里坐了半个小时左右,陆陆续续来了好几位设计师。这些设计师就像到自己家一样,大大咧咧走进来,简单打个招呼,然后就在材料展示架上这里翻翻,那里看看。看到合适的材料,随意问几句,拿个图册。没有客套,没有我们所熟悉的“商业味道”,但材料就这样被设计师推荐出去了。

  说回我们的论坛对话,有一点很有意思。对话的五位嘉宾中,有四位设计师,一位经销商,大家都渴望能有一个纯洁的合作环境,谁都不喜欢成天为了做生意吃吃喝喝。但好像只要在生意上“有求于人”,大部分都没办法逃脱“被”吃吃喝喝的命运。无论是材料商还是设计师,感觉都是屈从于大环境。

  有的时候,不需要这样委屈。

  对话嘉宾中有一位叫赖伟成,是从深圳转战去昆明创业的设计师。他公司从传统的家装公司,到只做设计,只收设计费,经历了痛苦转型。现在很成功,十来个人,可以做出一个亿的业绩(昆明四五十人的家装公司,业绩也不过2亿左右,利润最高7%)。他说,做设计师也要经得起诱惑。有材料商,开着一辆豪车到他公司门口,进门一开腔,就是“四六开”。也就是,若赖伟成的公司给这个材料商推材料,赖伟成可以拿到材料款的六成,材料商自己只拿四成。

  虽然有利可图,但他心里打鼓,没敢跟这样的材料商合作。

  其他三位设计师,虽没有碰到“四六开”的材料商,类似的,多少都碰到一些,也会有拿返点的合作,但做项目期间,甚至完工之后,都提心吊胆。因为设计师摸不准这个材料的价格底线在哪里,担心业主哪天会在某个地方看见同样的材料,价格低很多。这样的话,设计师、家装公司的名声就坏掉了。而在一个城市做设计,特别是高端设计项目,很多时候都是做圈子生意,做好了,可能有接不完的单;做得不好,这个圈子就没办法混下去了。

  因此,设计师也希望能有纯洁的合作环境,能让他们安心做设计。

  至于利益分配,大可以透明化。广东一些城市的设计机构已经可以做到这一点,哪项材料,设计公司收多少服务费,明码标价,没有灰色地带,业主放心,设计师安心。

  上文说到材料商与设计师合作的多元化。关系处好了,可以资源共享。现在设计师、家装公司也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真正能做好设计的,不一定会做营销。而会做营销的那一类,不一定能够为业主做出好的设计。

  赖伟成就有这样的经历。材料商的材料进入了一个高端项目,但之前的那个设计师,业主不满意,要换却找不到合适的。材料商就推荐了赖伟成,据说做出的设计方案业主很满意。这种资源共享,比给设计师返点所建立起来的合作关系,想必更稳固。

  设计师赚了钱,又不会提心吊胆,他们更愿意有这样的合作,我猜。

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