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

蒙娜丽莎:蓄势聚力,赋能企业人才“加速度”

字号+作者:蒙娜丽莎 来源:华夏陶瓷网 2022-06-10 18:58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2022年6月7日下午,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苏华枝博士出站及聂光临博士进站报告会在蒙娜丽莎总部基地研究院三楼会议室顺利召开。

   2022年6月7日下午,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苏华枝博士出站及聂光临博士进站报告会在蒙娜丽莎总部基地研究院三楼会议室顺利召开。

 1.jpg

  报告会上,首先由苏华枝博士做博士后出站结题报告。苏华枝博士是蒙娜丽莎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流动站从2019年5月22日开始联合培养的博士后。苏华枝博士的结题报告对在站三年来的科研工作做了详细阐述。

 2.jpg
 3.jpg

  在站三年来根据公司的产品研发需求开展了陶瓷产品强度与配方和工艺的相关研究,深化了公司在提高陶瓷力学强度和耐磨性能方面的研究,研究结果对提高建筑陶瓷质量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将会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篇,授权发明专利1件。专家组7位教授认真聆听了报告,并就结题报告的相关内容展开了质询,最后一致认为苏华枝博士在站期间的成绩显著,表现优秀,达到出站要求,同意出站。

 4.jpg

  随后,聂光临博士做了博士后进站开题报告。聂光临博士为蒙娜丽莎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流动站联合培养的博士后,于2021年10月11日通过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备案。

  新进站的聂光临博士进站半年来已取得突出成绩,提出了机械活化增强与硼质增强技术,突破了公司现有高铝质增强技术,进一步降低高强韧陶瓷薄板的制备成本,推动建筑陶瓷板材强韧化技术的研发。目前已申请发明专利1件(已授权),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接下来,会继续在建筑陶瓷强韧化技术领域开展研究,目的在于以一种更加经济、有效的方法提升建筑陶瓷板材的力学性能;并基于强韧化技术的构建,进一步降低陶瓷板材的厚度。

  此外,在建筑陶瓷板材深加工技术领域,将开展疏水自清洁研发工作,进一步丰富陶瓷板材的功能,提升其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聂光临博士在报告中首先详细地介绍了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状况、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计划进度以及预期的技术指标等进行详细阐述,并对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案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专家组7位专家认真聆听了报告,并就开题报告的相关内容,及项目的可行性和技术路线展开了质询,随后提出了许多指导意见,也对该项目提出了改进要求和建议。最后,专家组认为选题紧贴行业热点和企业需求,研究内容可行,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一致同意开题。

 5.jpg

  会上,来自华南理工大学博管办的王喆教授对两位博士后开展的科研工作给予了肯定,同时希望他们能接受各位导师及专家教授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思考,顺利完成接下来的科研任务,同时也希望今后华南理工大学能与蒙娜丽莎有更深入的合作,在推动行业进步、人才培养上取得更大的进展。

  佛山市博士后工作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张东航及南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才开发科李昶文科长都对蒙娜丽莎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多年来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指出蒙娜丽莎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南海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杆标,特别是苏华枝博士三年来的研究也成效显著,同时表示对聂光临博士的课题开展予以支持,希望聂光临博士能够充分利用蒙娜丽莎博后科研工作站以及华南理工大学材料与工程的资源优势,深入有效地按计划开展课题研究,最终取得项目的预期科研成果。

 6.jpg

  最后,集团副总裁刘一军博士对多年来一直支持蒙娜丽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导师及专家、领导们表达了谢意,感谢各位教授对两位博士课题进行的科学、严谨、专业的评审和细心指导,以及对工作站的支持!集团公司领导将一如既往支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作,加强与高校联系,招收优秀博士后科研人员,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科研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产学研”工作的发展,增强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7.jpg

  蒙娜丽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建立,开辟了产学研有机结合的通道,架起了高校与企业之前的桥梁,成为企业项目攻关、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建站9年来已成功引进9名博士进站开展科研工作。他们分别是陕西科技大学费杰博士(已出站)、李嘉胤博士(已出站)、欧阳海波博士(拟出站)、孔硌博士(拟开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张电博士(已出站);华南理工大学苏华枝博士(出站报告)、李恺博士、聂光临博士(开题报告);武汉理工大学彭小晋博士(拟开题)。

  目前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已成为我公司引进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和促进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平台,这些高级人才已成为公司创新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和重要生力军,并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加快我公司转型升级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协助公司培养博士生4人,硕士生12人。获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特等基金一项、一等基金一项、二等基金一项;共申请发明专利26件(已授权17件),发表高水平的学述论文17篇,获省级以上奖励8项。

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