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逆势下,“三个老兵”怎样经营格仕陶?丨深研

字号+作者:认真履职的小编 来源:华夏陶瓷网 2024-08-16 11:09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本周一,格仕陶与陶瓷行业三位老兵龚志云、戴宣贵、梁风华“战略合作”的事儿,受到业内广泛关注。这两三天出门,大家见面几乎都要聊聊这件事,这在今天过于寂

 01/

本周一,格仕陶与陶瓷行业三位老兵龚志云、戴宣贵、梁风华“战略合作”的事儿,受到业内广泛关注(详见8月12日华夏陶瓷网头条“三个行业老兵!入股经营这个佛山陶瓷品牌…丨今日看点)。

这两三天出门,大家见面几乎都要聊聊这件事,这在今天过于寂静的佛山陶瓷圈几乎成了现象级的事件。

看来“三个老兵”还是蛮有流量。所以,光凭这点,对格仕陶未来前景就值得“看多”。

有朋友问,为什么三个老兵,都是做过“打工皇帝”的,年纪也不小了,还要去接受这么大的挑战?

我想这也应该是今天大多数人的疑问,因为市道这么艰难,任何投钱的事都要谨慎,今天我们已开始习惯于听这样的忠告了。

我们先来看看“怀疑派”的想法,应该会是这几点,一是市场急剧收缩下,二三线品牌是最难过的,也是下滑最严重的,一些已直接出局,剩下的多数要出局,这也是实锤。这种情况下,三个老兵还去接受一个行业三线品牌,为什么?

二是三线、四线品牌还有恢复市场活力的机会吗?如果还有,为什么此前很多挂掉的,或者现在正在挂掉路上的品牌没有人去接?

这里推演下二三线品牌复苏的几种可能,一是开始奉行长期主义,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做好产品,支撑品牌形象,提高产品售价,让终端毛利率逐步提高。但这得过两关,一是投入,一是耐性。鉴于未来的长期不确定性,对三位老兵来讲,这种正儿八经的品牌化运营的可能性很小;二是完全材料化,就卖材料,快进快出,这点清远工厂的条件可能不支持,因为广东砖的制造成本+覆盖全域的物流成本太高;三是授权经销商在各地贴牌,短期能赚一波红利,但品牌资产很快就会透支完,这种短期收割一茬的行为,也不符合三位老兵的性格;四是维持不上不下的品牌路线+专卖店路线,这已证明是没有前途的,原因很简单,现在一线品牌的价格已经比二三线品牌便宜了,这叫二三线怎么做?

“怀疑派”还有一个观点,我们特别提出来讲,这就是他们觉得,从高管到老板,从自己每月按时领薪水到每月按时给别人发工资,这中间有一条巨大的鸿沟,要跨越它非常不容易。

有人认为这次“三个老兵”与格仕陶的合作就是“玛缇模式”的翻版,这个因未具体了解详情,我不敢判断,但要提醒注意的是,“玛缇三剑客”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三个老兵”是在今天完全不同的土壤创业,认清这一点,尤为重要。

02/

以哲学观这个世界,几乎件件事背后都隐含着“硬币的两面”性,故即便经济大环境、小环境都不好,依然有两种认知结果:一些人看到的是“挑战”,而另一些人看到的恰恰是“机会”。因为毕竟陶瓷行业还要存在,“只有不行的企业,没有不行的行业。”

三个老兵既然已签约了格仕陶,那就有其合理性的一面。那这种合理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比如,格仕陶有库存,背后还有产线,供应链稳定,也有一定的品牌基础,这是很多高管创业人所没有的。另一边,三个老兵则有经销商资源,有管理企业和做品牌及销售的经验,所以,是个1+1>2组合。

可问题还是如何在实际运营中,真正体现出1+1大于2的力量?上面讲了“怀疑派”的看法,这里再分析下“乐观派”的观点。

首先是如果走材料化、去营销化的路子,在广东,私抛厂淘汰之后,就剩“安基模式”了。但这个模式首先需要工厂配合,把产品性价比做出来。同时,在方向上,也要终端门店不断升级及渠道的运营。这实际上是要求“安基模式”+广东砖的价值概念一起运营。否则,也难以抗衡区域龙头品牌综合成本优势。

其次是学习贝佳斯、大板智联平台模式,整合碎片化销售资源。但平台做岩板成功了,做瓷砖是否可以,还需要试验。早期平台做瓷砖尾货是可以的。现在岩板平台也在产品升级,要为更高阶群体服务,这点倒也符合格仕陶资源目前的定位。

再次是一方面去品牌化、材料化,另一方面把产品质量做好,有设计感、弱差异化,甚至包括原创,产品综合品价比高,可以满足消费者“质优价好”的需求。

再次是加大产品宽度,一是向岩板方向延伸,虽市场空间有限,但符合团队价值经营的基因;二是向新材料延伸,可以增加终端经销商的赢利点,但不同材料的售卖逻辑不同,要整合到一个盘子里,有难度,需要有培育的耐心。

最后是改变传统的瓷砖商业模式。有两个思路,一是渠道模式的彻底改变,不做专卖店,不做总代,不做区域保护,只输出产品,重点是差异化、补充型、通用型产品,品牌可以输出,也可以不输出,即也可做白牌产品,一切以出货为目的。

二是重构厂商关系,经销商不赚差价,只赚服务的钱和厂家返点。前提是终端代理商真正转型为深度服务商。这个服务就是全案设计服务、一站式包辅贴服务。从沙盘推理看,未来不能提供一站式包加工、铺贴、安装服务的经销商,在零售终端基本上没有立堆之地。而随着材料价格的日益透明化,在刚需流量市场,终端单卖材料的毛利率会竞争到几乎忽略不计,所以,你只能转移到赚点设计的钱,赚点落地交付服务的钱。正如岩板平台,主要是赚产品打托的钱、包装箱的钱。

临末说明下,因为小编并未参加12号的发布会,也未采访“三位老兵”,从媒体报道中也没有看到他们谈具体经营思路的“干货”,只看到龚志云说了“材料化”、“高品质”、“个性化”三个字,加上市场猜测多多,故小编也凑个热闹,胡乱猜测一番,激活下大家的思考。

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